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小吃 > 平泉改刀肉

平泉改刀肉

关键词:平泉名吃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平泉军嫂大酒店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huilongn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6179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塞北古城河北平泉,有一种传统风味小吃——改刀肉。由于制作精细、风味独特,逐渐成为在承德一带广为流传的菜肴。改刀肉以猪肉和竹笋为主料,切成丝翻炒,边炒边加入鸡鸭汤、口蘑汤、酱油、绍兴酒、香油等。待肉、笋成金黄色后,浇上汁水,盛入盘中。成品改刀肉外形犹如一座金字塔,笋丝柔韧,肉丝筋道,味道鲜美,爽口而不腻。

平泉古称八沟,早在明朝就是关外重要的物资集散地。相传,清道光皇帝在位时,吃腻了山珍海味,一心想换换口味。御膳房里几位御厨精心烹制的菜肴不能引发皇上的食欲。

有一天,主厨师刘德才突然想到,竹笋鲜嫩可口,与猪肉丝相炒,一定美味无比,遂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伙伴们,大家都觉得有道理,便开始试制。开始几次,由于刀口不对,或下料不当,竹笋浸泡不好,肉搭配得不得当,炒成的菜色、香、味、形都未摆脱其它同类菜肴的老套子。刘德才反复思考,吸取失败的教训,终于掌握了肉、竹笋、刀口、调料以及火候的最佳技术,试制出最满意的改刀肉。这道菜,肉丝、笋丝浑然一色,入口绵软,口感筋道,味道鲜美,里面既有肉而又嗅不到肉味。它外表显得油特别大,吃起来却一点儿也不腻,并且回锅后味美如初,道光皇帝食后,十分满意,给以重赏。由于这道菜用料并不奇特,重在刀功,所以起名为“改刀肉”。

后来,刘德才因年老退休出宫,孤身一人流落到八沟(今平泉县)这座塞外山城。当时的八沟是塞外通向关里的重镇,行客往来,商贾云集,有“拉不败的哈达(今赤峰),填不满的八沟(今平泉)”之美誉,刘德才便在这里开了一家小餐馆。由于烹调技艺超群,引来八方顾客,生意十分兴隆。也有一说是:刘厨师因过不惯皇宫内那种与世隔绝的生活,趁一次随驾北上围猎之际,偷偷地离开皇室卫队,逃往东北老家。当他走到河北平泉县一带时,所有的盘缠钱花光了,身无分文,两手空空。因生活所迫,就在八沟街上献艺,为一家饭馆做改刀肉,维持生活。此间,他发现平泉是个很能赚钱的商贾重镇,于是打消了回老家的念头,就地收纳了五个徒弟,自立炉灶,开起饭庄来。

从此,改刀肉的技艺在北京和承德的皇宫里绝迹了,可在古镇八沟街上与百姓见面,清朝皇帝的御膳成了平民百姓的美味佳肴。刘师傅在平泉落脚不久,就把制作改刀肉的手艺传授给他的五个徒弟。后来,刘师傅终因年迈去世了。五徒弟遵照师傅的遗愿,把饭馆改名为“五奎园”,就是表明大家一起将改刀肉的绝技发扬光大,并请了当地举人任继风用隶书写了匾额。五个徒弟经营有方,改刀肉的美名到处传扬开来。关内外的满蒙贵族和商人路经平泉时,总要到五园用餐,临走时还要特意买上些改刀肉馈赠亲友。于是平泉改刀肉的名声大振,一传十,十传百,很快传遍华北、东北各地。许多有钱的商人都慕名到八沟做买卖,以饱口福。以后,师兄弟五人又各收有门徒。就这样代代相传,历尽沧桑,终于使“改刀肉”流传了下来。

平泉改刀肉刀工和烧法独特。冬季放在篓子里可以存放一百天以上,即便在夏季的三伏天仍可存放一周。如果您从平泉买上改刀肉,乘火车带到广州,加热后再吃,其味如新。

全国人大常委会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、“末代皇帝”之弟溥杰先生品尝改刀肉后欣然命笔题词:会神珍色味,调鼎变阴阳。

现在,改刀肉已成为承德最受国内外游客欢迎的佳肴之一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其他本地小吃信息
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2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